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移植運動員凱旋歸來出征德國的「第25屆世界移植運動會」,在46項運動項目中勇奪合共55面獎牌,包括9金、12銀、25銅的佳績,兌現了賽前承諾,竭盡全力為大愛恩人、為香港爭光。香港移植運動協會今日(5日)舉行祝捷大會,運動員代表將奮力贏得的獎牌獻給器官捐贈者家屬,以榮耀回饋大愛,以鬥志延續奇蹟。
祝捷大會以「帶著捐贈者的器官去比賽 以獎牌回饋您的大愛」為主題,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王耀忠及香港移植運動協會贊助人梁智鴻出席擔任主禮嘉賓,共同見證運動員的感恩與喜悅。
林文健致辭時表示,現時香港約40萬人登記器官捐贈,數字遠遠不及外國,希望社會重啟討論應否修訂相關政策,設有「選擇退出」(opt-out)的機制,不希望捐贈器官的人士需要登記並選擇退出。他認為,做法不會造成人權問題,形容市民是有選擇的。截至今年8月31日,有407,196人已登記「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而每天香港有超過2千名病人正等候器官移植。
協會創會榮譽會長周嘉歡報告港隊戰績,指在德國德勒斯登舉行的賽事,共有48個國家、超過1,500位移植運動員參加。香港隊派出43 位移植運動員及兩位活體捐贈者參賽,連義工團隊總人數達73人,是歷來最龐大的隊伍,在參賽地區中人數排行第九。香港隊健兒年齡由7歲至81歲,參與了田徑、羽毛球、乒乓球、保齡球、法式滾球、游泳、哥爾夫球、網球及飛鏢共9種運動,平均每人參加4.2項。最終在48個國家或地區中,獎牌榜位列第18 位,平均每人獲得1.2面獎牌,成績斐然。
周嘉歡又分享了她帶隊參賽的深刻體會,「相比於其他病人,移植康復者特別感恩,因為拯救他們的是無償捐出器官的陌生人。他們認為照顧好自己是本份,回饋社會是責任,要將捐贈者的大愛推廣出去。」
協會主席黃炎華向各方支持者致謝,「感謝各位善長慷慨支持,讓我們可以帶領更多移植康復者飛出香港;多謝一班義工,由組織、招募、出發,與及比賽過程中的所有支援工作;更要感謝所有醫護人員,幫助我們由病床走到運動場上。」
祝捷會上,多位運動員分享了他們參賽的體驗。現年7歲施栩昕,出生便患上先天膽管閉塞,13 個月大時接受了媽媽三分一肝臟移植。今次與媽媽一同參賽,取得1金1銀2銅的成績。施媽媽說,她們所收獲的遠超所想,世界各地的人都親切友善,加上香港隊無私的付出和支持,令到內向的栩昕打開心扉,更願意與人交流。
47歲的盧家禮Gary從小擅長游泳,不幸於2016年腎功能衰退加上家庭重擔,令人生跌落谷底,2022年幸運地得到腎移植,立志參加比賽,挑戰自己,結果在4項游泳比賽中,都超越自已的最好成績,獲得3面銅牌,既是對自己的交代,也是對捐贈者的報答。
38歲的戴婉婷Toto本是田徑愛好者,出來工作之後,很少運動,到身體不適時已經末期腎衰竭,2015年獲得換腎機會,重拾運動的興趣。第三次出賽的她今次大豐收,最難得是在香港沒有場地訓練的情況下,取得跳高金牌,是港隊跳高獎牌榜零的突破。
祝捷大會上,由醫生和康復者組成的組合高唱《You Raise Me Up》,將重燃生命之火的感恩之情,獻給每一位器官捐贈者及其家人。壓軸高潮是運動員代表將獎牌獻給出席的捐贈者家屬,並由家屬代表致勉詞,體現了施與受之間生命相連的無私大愛。
香港移植運動員隊現已將目光投向於兩年後在比利時舉行的世界移植運動會,承諾會好好練習,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