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化身“文化会客厅” 科普范儿扮靓“工业游”

央视网2025-10-05

央视网消息:当“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不断取得进展和成效,一批承载着共和国辉煌的“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也正以开放的姿态,从生产现场变身为热门的“文化会客厅”。这其中,作为新中国水利史上里程碑的三峡大坝已不仅是一座“世纪工程”,在这个假期,它更化身为一座生动的“活态课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人们在此触摸工业遗存,体验智能的脉动,从一座大坝的今昔中切身感受国家工业的飞跃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坚实保障,读懂背后那份深厚的制造智慧与家国情怀。

在三峡工程博物馆,讲解员指着陈列的工业遗存,以时间为轴,带领游客见证三峡工程从梦想照进现实的全过程。作为全球最大水电专题博物馆,馆内汇集库区文物、工程图纸、机组部件等2000余件展品,结合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建设征程,让游客感受背后的科技实力与民族智慧。

在“三维立体景观”多媒体展区,通过投影和裸眼3D技术等光影特效,以影片与沙盘同步演绎的方式展示大坝的建设过程,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大坝选址、截流施工、机组安装等历史性瞬间,深度参与这座超级工程的建设链条。

国庆中秋假期,三峡大坝旅游区化身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巨型科技体验馆。在博物馆二楼的好奇水电研学中心,二十多个家庭正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动手拼装小型水力发电机模型,体验水流驱动涡轮旋转、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实践,真切感受大国重器的智慧和力量。

科技赋能让大国重器的“可感”成为现实。景区全面升级的智慧讲解系统如同一位随身顾问,全程解读三峡工程的辉煌历程,深入浅出地揭示其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游客手指轻点便能调出三维立体模型、建设史料影片,沉浸式感受现代工程的智慧与力量。

据了解,自2023年起,三峡大坝旅游区年接待量持续突破320万人,2023年达到33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未来,旅游区将继续深化“工程+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模式,让大国重器所承载的奋斗精神与创新基因更加深入人心。

涪陵页岩气田:“地下金矿” 的破局之路

作为我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正以“钢铁森林”般的压裂平台、趣味十足的智慧课堂,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看“地下气”如何变成“民生电”,解锁清洁能源开发的“破局密码”。

这几天,涪陵页岩气田生产基地和施工平台非常热闹,小游客们在多个体验区域沉浸式探索,页岩气开发的创新技术与运行原理在互动中变得鲜活。

在涪陵页岩气田白涛区块的焦页45号压裂平台上,橘红色的压裂车阵列如“钢铁森林”般矗立。在这里,小朋友们化身“能源工程师”,近距离观摩全国产、全电驱的智能压裂装备,亲手触摸石英砂、桥塞等开采工具,深度感受页岩气从地下开采到输送的全流程。

不只是户外的压裂平台,室内的智慧小课堂同样热闹。孩子们围坐观看科普视频,了解到衣服、门窗甚至口香糖都与石油、天然气息息相关。

最令人期待的“魔术”环节里,主持人将一团“白棉花”丢进水杯,它瞬间消失,有趣的实验悄悄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探索能源科学的种子。

作为本次“双节”工业游的核心,气田内的首台国产化压裂车、页岩岩心标本、功勋井平台等成为“明星展品”。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涪陵页岩气田工业旅游项目预计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让更多人亲身感受中国能源开发的硬核实力。

王红宾: 解码高抗硫装备的逆袭之路

当涪陵页岩气田的“钢铁森林”展现出我国清洁能源开发的雄厚实力,“核心装备自主可控”正是这一切最坚实的底气。从昔日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困境,到今天形成全链条国产化的“中国样本”——这条自主攻坚之路,在这个国庆假期,通过国内首座高含硫气田主题科技展览馆生动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在这里,“大国工匠”王红宾作为义务讲解员,为游客讲解科研团队是如何用五年时间成功啃下那道“世界级难题”,让国产装备真正成为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强护盾”。

在普光科技馆的展区里,全国劳动模范王红宾作为义务讲解员,正为游客们讲述高抗硫管材国产化的故事。眼下,他正在为大家展示的是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流量计,这款装备精准破解了毫米级管线堵塞难题,故障处理效率比传统流量计提升24倍。

我国高含硫天然气储量接近4万亿立方米,但开发必需的高抗硫管材、脱硫设备早期全依赖进口——不仅采购成本高,损坏后还得送到国外维修,周期长、费用高,严重制约开发进度。

为破解这一难题,王红宾和他的团队在反复试验中发现:传统管钳拆卸高抗硫设备时,很容易损坏部件。他连夜绘制、反复修改7张图纸,最终研发出专用工具,仅需3分钟就能精准拆卸,效率提升数十倍。这一突破不仅为企业节省大量维修费,更推动国产工具进入高端设备维护领域。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采气工技能大师王红宾称:“我们不仅成功研制了高抗硫系列化的采气工具与仪器,还配齐了455台(套)大型高抗硫装备,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体装备的100%国产化,这些成果让我们摆脱了‘卡脖子’的束缚,更让采购成本降低62%。”

为此,油田为王红宾组建“学习创新工作室”,聚合高技能人才与优秀高校毕业生,先后攻克技术难题300余项。如今,这些国产抗硫管材、设备广泛应用于位于四川盆地的元坝、川西等多个高含硫大气田,相比于进口产品,每建成10亿立方米产能就能节约资金2.3亿元,国内石油装备产业也在这场自主创新攻坚中实现了“跳级”。

颱風麥德姆│天文台改發一號戒備信號

2025-10-05

西貢橋咀有浮潛客踐踏珊瑚恐造成生態破壞 漁護署:加強巡邏勸諭

2025-10-05

(有片)香港中秋好去處 這些地方不可錯過!

2025-10-05

尼泊尔持续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水 已致39人死亡

2025-10-05

以色列与哈马斯将会谈 加沙停火希望有多大

2025-10-05

记者手记丨“这条铁路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

2025-10-05

“中国制造”工艺品“焕新”亮相智利

2025-10-05

香港移植運動員凱旋歸來 世界賽奪55獎 獻給捐贈者家屬回饋大愛

2025-10-05

中秋好去處 尋找光影蝴蝶

2025-10-05

全球治理倡议是迈向建立更加公平国际体系的重要一步——访土耳其国际经济专家阿克布卢特

2025-10-05

(有片)香港殘奧日2025 │ 江旻憓等運動員參與硬地滾球表演賽

2025-10-05

甯漢豪:粉嶺高球場建公屋有否改變 待明年司法覆核後決定

2025-10-05

海心公園割喉血案│疑有精神病兇徒紅磡落網

2025-10-05

成人奶粉罐藏值240萬依托咪酯 海關港珠澳大橋搜車拘兩人

2025-10-05

截至8月末 ABS产品存续规模约2.19万亿元

2025-10-05

钢铁洪流、气势拉满 中部战区发布超燃MV

2025-10-05

風靡全球!DesignerCon香港站今日舉行

2025-10-05

多元文旅活动撬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票根经济”带来新机遇

2025-10-05

今年以来公安机关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相关刑事案件1.4万起

2025-10-05

苍穹有鸣、深海有应,看大国重器“上天入海”

2025-10-05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2亿元支持广东海南台风灾害灾后应急恢复

2025-10-05

数说“十四五”发展成绩单 102项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

2025-10-05

天文台改發一號風球 尖沙咀天星碼頭市民出行

2025-10-05

甯漢豪:洪水橋片區增住宅地 以提高發展商投標意欲

2025-10-05

人力+科技、联动接驳……各地各部门全力保障公众假期顺畅出行

2025-10-05

針對橋咀洲踐踏珊瑚等違規行為 環境局:已加強執法與宣傳

2025-10-05

“十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物资供应平稳有序

2025-10-05

一批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化身“文化会客厅” 科普范儿扮靓“工业游”

2025-10-05

东方进博之约,世界共享机遇——进博会倒计时30天

2025-10-05

青稞黄、果飘香、冬小麦播种忙 神州大地“智”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10-05

【追光的你】习言道丨这条“绿围脖”,习近平牵挂在心

2025-10-05

看图学习·追光的你|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总书记这样阐释爱国情怀

2025-10-05

共享运动盛宴,体育赛事“燃动”假日经济

2025-10-05

全国铁路连续4天日发送旅客超1800万人次

2025-10-05

“转折之城”遵义掀起“双节”红色文旅热

2025-10-05

新质新造·兵团丨特色产业丰收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