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与色间书写:倪军新作展《世界、绘画与写作》偏锋画廊开幕

艺术中国2025-09-22

艺术家倪军与友人合影

2025年9月20日,艺术家倪军个展《世界、绘画与写作》在北京798艺术区偏锋画廊开幕。展览集中呈现了艺术家自2023年个展后最近两年创作的三十余幅作品,其中包括多幅大尺幅绘画,展现了艺术家对世界历史、文化与个人记忆的深刻思考。

展览现场(摄影_台馨遥)

展览开幕现场,倪军告诉记者,此次画展是与偏锋画廊的第四次合作,得益于画廊开阔的展示空间,本次展览特别展出多件巨幅作品,这些尺幅在其过去的创作中较为少见。

蔬果梨桃与历史叙事的并置

倪军表示,此次展览主题源于他对世界风云变幻的观察,对绘画本体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与时代思潮的长期兴趣。在画布上,通过形与色不断书写自己的感受。

展览现场(摄影_台馨遥)

展览现场,静物题材与世界、历史人物题材并置,蔬果、梨桃、花卉与人物形成了一种充满张力感的内在关联。“在我看来,它们本质都是生命。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花是生命,鱼是生命,人也是生命,甚至一块腊肉也曾是生命。我关注的是生命的过程本身——它的生长、绽放、被切割以及最终的告别。同时,一个族类的生命又会不断延续下去。就像有人说,在非洲大草原上,只有个体生命的死亡,没有族类生命的死亡,角马、狮群…它们的生命力无比旺盛。这其实也构成了我历史观的一部分。”

腊肉 2024 布面油画 30×40cm(摄影_台馨遥)

新柿烂漫 2025 布面油画 58×48cm(摄影_台馨遥)

策展人鲍栋这样解读倪军绘画中这两个看似迥异的面向:一方面,他画花鸟虫鱼、瓜果桃梨,像一个文人。日常生活里的事物,不管是丰盛的还是雅致的,在倪军这里都几乎即刻入画。扳开的西瓜、切开的三文鱼,随意堆放的海鲜与水果,他用一种草草的逸笔来描绘这种逸志,尤其是在最近直接写生鱼缸金鱼的作品中,虚薄的颜料与快速的笔触,充满着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气息与神采,又带着印象主义风格的概括与直接。但倪军并非只是这么小情小调,他也不可抑制地有着胸怀天下的那一面,所以他画那些遥远的人和事,从拿破仑到拉赫马尼诺夫,从阿巴多到卡夫卡,从艺术到政治。在这些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中,倪军的笔触变得严肃了起来。与现实主义的那些历史主题作品不同,倪军的历史绘画以图像拼贴的手法,不在于描绘一时一地的历史事件场景,而更像是诗歌与散文。或者说,更像是一种个人色彩强烈的历史评注,由小及大,点到为止,见好就收。

政治家组画系列 1991年(摄影_台馨遥)

巨幅新作:对欧洲、俄罗斯文化与北美往事的思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特意将倪军1991年在美国研究生毕业展上展出的七幅“政治家组画”与近年的巨幅新作并置展出,时间跨度长达30余年,不仅展现出艺术家绘画语言的演变,更凸显了其长期以来对历史脉络与世界格局的宏观关注与思考。

展览现场(摄影_台馨遥)

我,拉赫马尼诺夫 2023-2025 布面油画 202×396cm

大尺幅作品《给欧洲》以感性而强烈的笔触再现了拿破仑的形象,表达了艺术家对欧洲未来发展的思考。《我,拉赫玛尼诺夫》展现了倪军对俄罗斯文化的推崇。“我对俄罗斯音乐、文学和绘画深感兴趣。这幅作品中,融入了我近年来聆听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的感受。我将他的形象置于北京今年夏天几次月色与雷电交加的景象中,完成了一种时空叠加的状态。”

展览现场(摄影_台馨遥)

北美往事 2023-2025 布面油画 388×218cm

作品《北美往事》则是倪军对自己曾经在北美土地上生活、工作、学习十五年的一次视觉总结和呈现。“我个人非常相信一些历史学家的理论,即北美大陆的印第安先民很可能最早来自我们殷商的祖先,他们跨过白令海峡,建立了最初的文明。”倪军表示,他几十年来一直对这类宏大的历史时空框架很着迷。

倪军透露,近年来的巨幕电影给他的画面构图亦带来新的启发。“在拉赫玛尼诺夫、拿破仑作品中我运用了这种巨大的、带有切割感的肖像处理方式,不同于古典绘画或过去现实主义绘画的常用手法。我想尝试把这种视觉表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展览现场(摄影_台馨遥)

对比早期政治人物系列的严谨造型,倪军近年来的作品用笔日益恣逸松弛,充满感性的魅力。“那个时候在美国,我受当地插图风格影响比较深,‘政治家组画’系列作品是基于《纽约时报》新闻照片进行的再创作,当时试图赋予它们新的色彩和画面氛围。而现在,我的创作更加主观了,比那时还要主观。即便有些是写生,但在写生过程中也充满了我的主观判断和选择,这是一个画家的权利和手段。”

旺盛的夏 2025 布面油画 98×118cm

倪军形象地比喻道,“画家一个人就相当于制片人、导演、演员和剪辑师。所以画家做‘电影梦’,是在画布上实现——调度人物、安排西瓜桃子花儿、布置场景…这次展览也算是阶段性地呈现我的这些尝试”。

著名艺术家董希文先生之女董一沙女士在观展后评价称,在国内油画普遍偏向写实风格的语境中,倪军的绘画风格非常感性。虽然类似的画风在西方尤其是印象派前后并不少见,但在国内,这种带有强烈个人性格、笔触随性、情绪饱满的表达方式并不多见。

贾科梅蒂与老年拉康 2024 布面油画 60×90cm(摄影_台馨遥)

“他虽然身为艺术家,但我从他的画面中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英雄情结。比如他笔下诸如拿破仑、拉赫玛尼诺夫这类人物,都是宏大叙事里的人物形象。他不仅对这种题材有共鸣,也有自己非常个人化的理解与表达;而另一方面,他画瓜果、花卉、柿子等题材,又流露出对生活温存细腻的感知,又比如他画鱼——尤其是死鱼,透过硬朗的用笔和强烈的色彩关系,能看出艺术家对生命存亡的思考。他的作品真实记录了他对自然、日常生活乃至国际大事的独特感受。他的每张画都元气饱满,保持着一气呵成的新鲜劲儿。笔法上也很多变:有时是挥扫奔放,有时是柔和明亮,有时又粗砺有力,甚至能感受到他在某些画面中投入的‘狠劲儿’。这些都反映出艺术家修养的广度与深度。”

对蟹 2024 布面油画 80×120cm

开幕式上,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演奏家、国家赛事获得者张子翰、沈子轩倾情演奏了多首经典提琴曲目。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9日。(台馨遥/采访报道;作品图片由偏锋画廊提供)

不满谈判 以色列极右翼部长向内塔尼亚胡发难

2025-10-05

一古埃及法老陵墓首次向游客开放

2025-10-05

谈判在即 以色列发动近百次袭击 加沙停火面临三重挑战

2025-10-05

捷克在野党赢得众议院选举 巴比什有望再次出任总理

2025-10-05

金正恩:若美国无视地区诸国安全忧虑 朝鲜将采取军事技术措施

2025-10-05

委内瑞拉举行全国特别军事演习

2025-10-05

美联邦法官暂禁特朗普向波特兰部署国民警卫队

2025-10-05

谈判在即 以总理威胁军事手段解除哈马斯武装

2025-10-05

泰国强降雨及洪水已致该国多地12人死亡 数十万人受灾

2025-10-05

美称又击沉一艘“毒船” 区域国家指控谋杀

2025-10-05

“发现真实中国的立体、多元、美好”(外国博主眼中的中国)

2025-10-05

全球治理倡议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具有深远意义

2025-10-05

中国正在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2025-10-05

“同中国伙伴打交道就像朋友一样亲切”

2025-10-05

美国政府“停摆”持续 多重负面影响显现

2025-10-05

特朗普:以色列同意初步撤军路线 哈马斯确认后加沙将立即停火

2025-10-05

印尼学校建筑物倒塌事故遇难人数升至37人

2025-10-05

白宫:特朗普决定向芝加哥部署国民警卫队

2025-10-05

立陶宛首都机场因热气球飞临一度关闭

2025-10-05

经济热点问答丨高市早苗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2025-10-05

尼泊尔东部山体滑坡已致23人死亡

2025-10-05

乌称俄军对扎波罗热发动大规模攻击 俄暂无回应

2025-10-05

红色预警!强台风“麦德姆”将登陆,最新路径公布

2025-10-05

国庆中秋假期前4天各地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2025-10-05

学习进行时丨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2025-10-05

观礼归来|从烽火岁月到经济特区建设 94岁老战士见证国家沧桑巨变

2025-10-05

未涂装歼-35A首次亮相!中国未来战机什么样?最新披露

2025-10-05

从“硬核”数据透视国庆中秋假期出游热度 旅游市场活力旺 人气持续高涨

2025-10-05

向新而行,“文旅+”+出了什么?

2025-10-05

假期前四天,12.49亿人次!“流动中国”活力澎湃 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

2025-10-05

9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连续五个月环比上升 生产经营保持扩张

2025-10-05

秋收进度近三成!这些农业新型“黑科技”助力作物颗粒归仓

2025-10-05

传统文化赋能文旅消费 “非遗+”解锁假日经济“流量密码”

2025-10-05

各类现代化新型农机装备“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科技赋能让“蓝色粮仓”提产量

2025-10-05

透过数据看假期各地消费市场繁荣兴旺、“新”意足 生活必需品供应有保障

2025-10-05

“首发经济”热力十足燃动假期消费新引擎 新模式、新业态激发居民消费热情

202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