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的主路上游人如织。一间风格别致的民宿“文创阁”让人忍不住慢下脚步。沏上一壶茶,店主葛元德忙着招呼住客。亭台、山水、老松……他的身后,是一个奇石构成的微型艺术世界。
今年63岁的葛元德和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17岁那年,他成为一名村里的矿工。
“上世纪70年代,村里开始开矿挖石。石头能卖钱,人们生活好了,环境却糟了,连山上的毛竹叶上也都是粉尘。”葛元德打开了话匣子。
改变恰似山间一场吹散尘埃的风。2003年起,村里下定决心走生态路。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貌,山又青了,水又绿了。20多年来,安吉实现“气净”“土净”“水净”,全域布局乡村旅游、咖啡露营、赛事音乐等业态,激发出绿水青山间的绿色动能。
游客在浙江安吉黄杜村万亩茶园内拍照打卡。新华社记者郑可意 摄
葛元德自小就爱把玩石头。他把老屋改造成集奇石、餐饮、书画于一体的特色空间,在杭州工作的儿子葛军也返乡共同经营。如今,这间被绿水青山环抱的民宿年营业额超200万元,成为两代人共同守护的“金山银山”。
从“文创阁”往后山行走不到两公里,就是葛元德曾经工作过的冷水洞矿山。如今,这里已成为村里标志性的矿坑遗址,是年轻人喜爱的露营胜地。今年8月,这里成为安吉“村咖”代表——“瀑布咖啡”的又一落脚地。建筑隐于飞瀑与大量绿植之间,远望如自然生长的生态聚落。
在浙江安吉余村,由冷水洞矿坑遗址改造而来的“瀑布咖啡”吸引游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里曾是一道‘生态疤痕’,而我们希望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瀑布咖啡”运营主管步天宇说,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店内预计每天迎接至少4000名游客。
“在矿坑遗址修复而来的地点喝咖啡别具意义,它提醒我们珍视自然。”从上海自驾而来的游客林女士说。
“瀑布咖啡”的落成,也是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心头的牵挂。他介绍,该项目是“地质+生态+产业”相融合的典范,盘活了矿坑遗址与周边山林,成为浙江省首个地质生态产品交易案例,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从老葛手中的奇石到游客杯中的咖啡,同一片土地演绎着两代人的故事,连接着山村的过去与未来。
这是2025年8月6日拍摄的安吉县余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毛竹 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吉县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40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75.6亿元,村民旅游收入占直接收入比重突破20%。
作者:郑可意 朱涵